苹果炭疽病,又称苦腐病(apple bitter rot),早在1856年由英国M.J. Berkeley报道(Southworth 1891)。目前,该病害在世界各地普遍发生,是影响苹果生产的一种主要病害(Sutton 1990;Correll et al. 1993 ...
戴着金属框眼睛,留着“警长标准式”髭须,身形清瘦的傅荣昭,看上去就像是位仙风道骨的艺术家。当他满怀激情地谈起科研、技术和产业化发展,才知道眼前的不仅是位“高大上”的学者 ...
青蒿素提取自传统中药,是目前最有效的抗疟疾药物,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青蒿素的发现者、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 ...
1992年35岁的陈列平教授就提出了肿瘤微环境中存在免疫逃逸机制的学术假说,这也是日后PD通路抑制剂诞生的基础原理。 1999年陈列平教授发现了B7-H1分子的存在(也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PD-L1)。
近日,来自清华大学的颜宁(Nieng Yan)教授与博士生邓东(Dong Deng)发表了一篇题为“GLUT, SGLT, and SWEET: Structural and mechanistic investigations of the glucose transporters”的综述文章,介绍了近期有关葡萄糖 ...
最近,德国开姆尼斯工业大学的研究人员突破了能够大规模生产的生物基复合材料的关键技术,使生物基复合材料作为玻纤和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替代品又进一步。 生物基复合材料大规模生产 ...
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随着研究者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对人体微生物的了解还远远不够,它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以及我们如何改变它们?
伦敦学院大学传染病与免疫系的Lucy S.K. Walker与David M. Sansom两人在《Cell:trands in immunology》杂志发表了目前最热的癌症免疫治疗靶点CTLA-4的综述性文章。总结了CTLA-4的结构、工作机理以及在正常 ...
本研究亮点:通过CRISPR筛查发现SLC4A7是吞噬体酸化必需的;缺失SLC4A7可以抑制巨噬细胞杀伤胞内细菌的能力;吞噬体酸化需要SLC4A7的碳酸氢盐转运活性;SLC4A7通过控制细胞质pH稳态来调节吞噬体 ...
在人类与致病菌的抗争中,抗生素是人类的重要武器,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随着细菌抗性的出现,抗生素也面临着失灵的窘境,特别是革兰氏阴性菌(例如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这种难 ...
稻是世界第一大粮食作物,中国是亚洲稻原产地和世界稻作起源中心之一(西非有栽培、产量不高的非洲稻,作为另一稻作起源地)的论证已有很多,不再赘述,史前栽培稻遗存的出土地点已达 ...
2009年,美国冷泉港实验室在苏州设立了唯一海外分支——冷泉港亚洲,旨在打造面向亚太地区一流的国际学术会议平台,推动中国及亚太地区生命科学的发展。经过七年的努力,冷泉港亚洲已经 ...
Some results have been hidden because they may be inaccessible to you
Show inaccessible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