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珠海11月9日电 (记者胡雪蓉)11月8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公路自行车男子个人赛打响。最终,山东队选手刘志城摘得金牌,北京队选手薛超华、云南队选手胡海杰分获银牌和铜牌。
回望2021年8月,全运会的“接力棒”传到大湾区手中。四年多来,从十五运会组委会成立,到会徽、吉祥物发布,从火炬在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城同传,到如今万众期待主火炬塔在开幕式上点燃……全民共享全运精彩的“种子”,已在大湾区“枝繁叶茂”。
近年来,影视与旅游的融合越发紧密,成为拉动地方文旅消费的新引擎。从东海之滨到西北戈壁,多地深入挖掘影视IP潜力,通过打造主题线路、沉浸式场景和互动体验,让游客从简单的“追剧打卡”升级为“入戏体验”,为文旅产业注入新活力。
人民网珠海11月9日电 (记者胡雪蓉)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公路自行车男子个人赛于8日圆满举行,这是十五运会唯一串联粤港澳的比赛项目,也是全运会历史上首个跨境赛事。 比赛以港珠澳大桥为纽带,串联香港、澳门、珠海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全程231.8公里。其中,香港段55.8公里,澳门段13.5公里,珠海段117.7公里,横琴段44.8公里。比赛期间,运动员们六次经过口岸,两次经过横琴合作区“二线”通道。
中新社南昌11月8日电 (记者 李韵涵)南昌汉代海昏侯墓考古发掘成果公布十周年暨汉代区域文化学术研讨会8日在南昌举行,会上专家公布了海昏简牍的最新修复进展。其中,海昏侯墓中出土《诗经》相关简牍约1200枚,并首次发现秦汉时期全本《诗经》。
“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粤港澳三地承办的十五运会,必将在中国体育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期待,全国各地运动员在岭南大地上挥洒汗水、拼搏到底,我们也乐见体育成为广阔舞台,借此向世界生动讲述新时代的湾区故事、中国故事。
羽毛球项目将于13日迎来首个金牌日,新增的18岁以下男、女团体赛将决定冠军归属。14日举行男、女团体决赛。20日项目收官,将产生5枚单项金牌。男单世界排名第一的石宇奇将力争卫冕,陈雨菲将向女单三连冠发起冲击,奥运冠军郑思维/黄雅琼将在混双项目携手冲冠。
走过六十六载的全运会相约粤港澳大湾区,注定展现更多新与变:展示大湾区活力和魅力,带动融合发展机制创新,全运成果全民共享……全运会改革创新紧扣时代脉搏,不断焕发活力。全运会历史将翻开崭新一页,助力区域协同发展,写就“一国两制”在体育领域的生动实践。
话剧《牡丹亭上三生路》的创意源于2022年中国国家话剧院“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第一季。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介绍,三年前,由国家话剧院青年导演高蕾蕾创作的小剧场话剧《三生路》,以当代视角诠释古典名作,受到青年观众的喜爱,在十部作品中脱颖而出。剧院把这部剧作为优选剧目,从小剧场提升为大剧场演出,扩充了故事体量,调整了舞台呈现。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在即,来自全国各地的体育健儿齐聚大湾区,即将在这片活力四射的土地上释放激情、挥洒汗水。全运会是我国水平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体育赛事,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期待在赛场上崭露头角,荣誉闪耀的名将希望在这里再创佳绩。体育之梦在全运赛场汇聚,一场精彩的体坛盛会令人期待。
群众赛事活动的广度与深度同样令人瞩目。23个大项166个小项,吸引了约1.1万名来自各行各业的体育爱好者参加。从城市街头的篮球少年,到乡村广场的健身达人,全运会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梦想舞台,生动诠释了全民全运、同心同行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