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询问网红“窜稀”饮品“瘦瘦瓶”的商家,该产品是否会致人腹泻时,商家很快否认。“基本上没有人说过喝完有腹泻或者别的肠胃不适情况,如果有相关症状,可能是因为你对这个D-阿洛酮糖不耐受。”店员告诉记者,“瘦瘦瓶”中主要是苹果汁和羽衣甘蓝汁,正常情况下不会引发腹泻。
近日,各地大幅降温,各类“取暖神器”纷纷登场。然而,如果使用不当,这些温暖“搭子”也可能变成安全隐患。从电暖器到暖手宝,如何安全操作?这份实用指南助你安心取暖。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研究团队研发出一种可注射天线,仅沙粒大小,能够为植入人体深部组织的医疗器件,如心脏病患者的起搏器、癫痫或帕金森病患者的神经调节器等提供无线电力。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IEEE天线与传播学报》10月刊。
如何听懂这些“脾语”,科学备战“冬藏”?11月7日16:00,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脾胃病科主任杜宏波,昆中药全国老药工、非遗传承人阮云将做客直播间,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11月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5个部门公布《关于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以新一代人工智能深度赋能卫生健康行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
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中选结果即将正式公布。本次集采,规则调整成为亮点。新规则聚焦“稳临床、保质量、反内卷、防围标”,医疗机构可按厂牌报量,设置“锚点价”与复活机制,引导市场良性竞争,为医药产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包容“外摆一米线”,是指在保证安全畅通、不妨碍市容的前提下,允许沿街商户在门线外适当范围内展示商品。这一暖心举措,既满足需求,又规范行为,受到商家欢迎、市民点赞。据统计,截至今年8月,仅宿迁中心城区临时外摆的审批量已达2000余件。
科学家首次在类似太空的失重环境中成功制造出了活的人体肌肉组织。在地球上打印活体组织其实非常困难,重力会导致未固化的“生物墨水”下垂、变形甚至坍塌。此次,科研人员通过一种特殊的“抛物线飞行”来创造短暂的失重环境,成功完成3D打印实验。未来,我们可以在太空环境中建立“生物实验室”,进一步培养人体组织。这些高保真肌肉模型,能帮我们更精准地模拟肌肉萎缩疾病或衰老过程,加速相关新药的研发和测试。
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记者李恒)国家卫生健康委、民政部等5个部门11月4日公布《关于开展银发医养行动的通知》,提出支持退休医务人员参与医养结合服务,壮大医养结合“银发力量”,促进医养结合服务高质量发展。
走在校园里不难发现,现在的孩子比几年前“蹿”得更快、“拔”得更高——国家卫健委最新数据显示,对比5年前,我国6至17岁青少年身高显著增长,男生平均增高2.1厘米,女生平均增高2.2厘米。别小看这2厘米,对孩子来说,也是生长发育的重要信号。
随着中医养生理念深入人心,拔罐作为传统外治法的一种,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不少人将其视为缓解疲劳、改善不适的家庭保健法。然而,盲目进行拔罐操作背后隐藏着不容忽视的风险。为此,科技日报记者专访了中医专家,厘清常见拔罐操作误区,揭示正确操作方法。
除了新鲜感,较强的社交属性也是早期茶饮品牌爆款频出的原因之一。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富桥在接受采访时提到,“例如脏脏茶这类产品,当年视觉记忆点强、口感又新奇,加上社交媒体的放大,促成产品迅速‘出圈’。”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