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的壮大离不开政策的有力支撑。近年来,子洲县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配套措施,累计新栽山地苹果12万亩,改造低产果园4万亩,引进34个优良品种,还培育出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标准化示范园区。
“陕西传统苹果主产区集中于渭北一带。近年来,苹果种植带一路北扩抵达毛乌素,陕北山地已成为全省三大苹果产业带之一。”陕西省果业中心主任赵广柱说,全国每4个苹果就有1个来自陕西。
晨雾还没散尽,纪板娃已经踩着露水迈上了镇北台的石阶。石缝里钻出的野苜蓿沾湿了他的裤脚,膝盖的旧伤在潮气里隐隐作痛——这是二十年巡查留下的印记,比城墙砖上的刻痕还要深。
近年来,榆林市深入实施全民健身战略,成功承办多项大型赛事,并通过“体育+旅游”“体育+文化”的融合发展,有效提升了城市影响力,激发了市民的健身热情,为“运动之城、活力之城”建设注入了新动能。
11月9日,记者从西安浐灞国际港获悉: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将于11月18日在西安举办。本次论坛核心议题聚焦深化中欧班列国际合作,将重点探讨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亚欧陆海联运通道优化等物流体系创新方向。论坛期间,将同步举办西安市与欧盟跨国公司合作交流会,围绕人工智能、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升级领域开展跨国对话。
11月5日,2025年第二期“陕西好人榜”发布仪式暨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延安市黄陵县举行。我市刘新国、思张平、郭军利、张振兵4人光荣上榜。
本集《陕北民歌·遇见故乡》是节目的第二集,核心围绕“遇见人、遇见地方、遇见故事、遇见故事里的歌”展开,旨在深挖陕北民歌的文化内核与情感厚度。通过以歌为引、以景为叙的叙事方式,特邀陕北民歌歌手贺国丰与西安民谣歌手崔一乔,在定边秋色中全新演绎经典民歌《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
靖边能种出好苹果,靠的是产业培育。近年来,该县投入资金3630万元,新建高标准果园3万亩、省级高质高效果园1050亩,建成40座苹果贮藏库、8处榆林山地苹果品牌形象店,配套6辆冷链物流车,打通“从园到桌”产业链;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模式,邀请省、市级专家培训技术人员与致富带头人,赴洛川、白水等地学习,开展现场培训覆盖5000人次,让果农掌握“科技种果”本领;建成150亩果树试验示范基地,集聚7类 ...
实地探访科技感十足的军事场馆、观摩军校学员规范化内务和特色文化建设、聆听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专题授课……11月7日,陕西省第四届军营开放活动在空军工程大学航空工程学院拉开帷幕。来自全省的500余名党政军干部、在校学生和驻地群众走进军营,近距离接触现代化装备,实地感受国防科技发展与军队建设成果。
近日,米脂县气象局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多个核心果园种植基地,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为当地苹果稳产增收提供气象支撑。 在果园,气象技术人员与果农一起查看苹果长势,细致检查果实着色、大小和成熟度等情况。结合调查结果与未来天气趋势,技术人员建议果农抓紧近期晴好天气及时采摘,并加强采前果园管理,降低因湿度引发的病害风险。同时,科学安排果实储存,根据天气情况及时调节储存条件,确保苹果品质与收益。
姬跃飞表示,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理念先进、经验丰富,希望各方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合作机制。他邀请企业家朋友到榆林走一走、看一看,亲身感受榆林深厚的历史文化、丰富的资源禀赋和蓬勃的发展活力。榆林也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服务保障,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深挖合作潜力,推动实现互利共赢。
活动现场,文艺演出、义诊、义剪等多个精心设置的摊位有序排列,吸引众多居民前来体验。文艺团队现场搭台献艺,通过二人台、快板等表演形式,为居民送上家门口的“文化盛宴”。医护人员为居民免费测量血压,并提供健康咨询服务。在义剪摊位前,理发师为居民认真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