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嚏!阿嚏!阿嚏!”天气一冷,很多人的鼻子就开始“闹脾气”了:一早起来便连打好几个喷嚏,鼻涕像拧不紧的水龙头似的一直往外流。你以为这是感冒吗?NO,NO,NO,这是秋冬季较为常见的——变应性鼻炎,俗称过敏性鼻炎。
人民网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中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耐药性已不再是低致病力条件致病病原菌的“专属”。越来越多高致病性传染病病原菌也出现了耐药,甚至出现了高耐药克隆株。在我国法定的 39 种传染病病原菌中,已有结核分枝杆菌、沙门菌、志贺菌等多种病原菌检出“高耐药菌株”。此外,肺炎支原体、肺炎链球菌等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菌也出现对一线治疗药物耐药的情况。
结果显示,胡女士对金属制品里面很常见的成分“镍”过敏,而她佩戴的那对耳环,正是含有这个成分的合金首饰,因此她被确诊为“接触性皮炎”,致病的罪魁祸首终于找到了。
“蓖麻籽中含有两种关键的有毒成分——蓖麻毒素与蓖麻碱。这两种毒素稳定性极高,日常的咀嚼、煮沸、烘烤等方式根本无法将其破坏。”庞凌霄说,成人摄入2-7颗未经处理的蓖麻籽、儿童摄入1-2颗,就可能引发中毒反应。“一下这么大的量,所幸及时来医院,否则后果还真不好说。” “蓖麻籽中毒通常在食用后4-8小时出现症状,部分敏感人群可能在1-2小时内就有反应:早期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口腔和咽喉部烧灼感,恶心、呕吐 ...
随着冷空气骤然来袭,人们真切体会到“一秒入冬”的寒意,这样的天气也让流感病毒等病原体伺机而动,异常活跃。对普通人而言,流感或许只是几天发烧、咳嗽的短暂不适,但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情况却截然不同。
“一旦发病,必须争分夺秒!”李瑾强调,“眼中风”的治疗堪称与时间赛跑——视网膜缺血缺氧超过90分钟,就可能对感光功能造成不可逆损害,因此90分钟内是黄金治疗窗口。若延误至4小时,会引发严重损伤。一旦超过48小时,治疗效果将显著下降,视力恢复的希望也会变得十分渺茫。
专家介绍,虽然流感病毒传播已进入高发季,但现在接种疫苗也是有意义的。在未确诊的情况下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或已经感染过流感病毒痊愈的人群依然可以接种流感疫苗,但不建议正处在急性发作期的患者接种。
进入11月下旬,全国多地冷空气活动频繁。随着气温降低,不少人感觉自己特别容易情绪低落,甚至不想社交,影响工作,或者总是对奶茶、薯片等高热量食物充满渴望。专家提示,这可能是冬季天气惹的祸,有的人患上了一种名叫“季节性情感障碍”的疾病。面对这种“情绪感冒”,我们该如何及时调整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呢?
近年来,国家医保局推动影像“上云”,即各个医疗机构将影像数据上传到云端,实现数据的集中存储、管理与共享。同时,推动形成全国医保影像云数据“一张网”,实现患者可阅、同行可查、医保可核,为有效解决广大患者重复检查费时、费力、费钱的痛点问题奠定基础。截至11月20日,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等24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完成医保影像云软件部署,具备影像云索引数据上传能力和省级平台端影像数据跨省调 ...
11月23日,记者从海南大学获悉,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骆清铭、李向宁教授、李安安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全脑细胞架构解析平台,并首次绘制完成小鼠全脑20种关键类型细胞的三维分布图,揭开大脑皮层与小脑的神经信号平衡机制,为脑科学研究提供统一、可靠的参考依据。该研究由海南大学联合华中科技大学展开,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医疗干预与科学护理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关系。考虑到老爷子高龄,易发生跌倒、血栓及肺部并发症等隐患,胃外科护士长付欢英在他入院后第一时间制订了个性化的优质护理方案:责任护士每天提前到岗,床边仔细查看,制订当日护理计划;每隔1-2小时为老爷子翻身、拍背,进行皮肤护理,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为了帮助老爷子尽快恢复胃肠功能,护理团队耐心示范并指导家属正确辅助老爷子进行床上肢体活动;针对术后可能出现的食欲不佳问 ...
北京京都儿童医院孙媛教授聚焦于脐带血治疗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的新突破,她表示,脐带血细胞可通过免疫调节、组织修复、抗炎、促进血管形成及调节微环境等多重机制,在自闭症、脑瘫、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治疗中展现出独特优势。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陈佳教授透露,《自体脐带血单个核细胞回输预防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临床应用研究》今年已经立项,对已存储脐带血的早产儿进行自体脐带血的回输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