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藏医药(甘南藏医药)的保护单位,碌曲县藏医院通过不断改革,提升藏医药医疗服务水平。目前这家医院藏医医疗服务辐射甘南州玛曲县、夏河县,四川省若尔盖县,青海省河南县等周边农牧区群众。其研发的制剂品种达221种,“佐达丸”“二十五味松石丸”“二十五味珊 ...
2025—2026供热季,位于兰州市城关区东岗片区的雁儿湾污水源热泵站正式投入运行,开始为周边区域供热。这一项目不仅是本市推动冬季清洁取暖的重点工程之一,更是全省首个利用污水作为热源的供热项目,标志着兰州在探索绿色、低碳供热方式上迈出了创新一步。
此次全国首例冻干羽衣甘蓝粉碳标签的落地,不仅填补了特色农产品加工领域碳认证空白,更为出口农产品对接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等国际规则提供了实践经验。随着碳标签制度的全面推行,低碳将成为我国农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优势,推动形成“碳减排—品质升—市场扩”的良性循环,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马国顺) ...
记者近日从定西市相关部门获悉,近年来,定西市聚力建设“全国马铃薯全产业链发展高地”,以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样板区为支撑,全力推动马铃薯和中医药两大优势主导产业全链条发展。前三季度,全市薯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呈现出“蹄疾步稳”的良好态势,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今年以来,临夏州着力构建全州牛羊全产业链“四区一带”发展格局,从政策引领、优化布局、科技赋能、培育主体、集链成群、品牌打造等方面推进牛羊全产业链发展。截至9月底,临夏州牛存栏量72.42万头、出栏量36.40万头;羊存栏量428.15万只、出栏量526.67万只;牛羊规模养殖场766家、规模养殖户5.85万户。
“十四五”以来,甘肃省文旅通过扩大招商引资、加大政府投入,落地文旅项目3000多个,实际完成投资近900亿元。前四年,全省累计接待游客12.5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705.2亿元,分别达到“十三五”时期的94.7%和96.8%;预计到“十四五”末,这两项指标将较“十三五”时期分别增长140%和151%。
今年以来,武威市深入贯彻甘肃省委、省政府高质量发展部署,以优化存量、培育增量、谋划变量为着力点,大力推进规上工业企业培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9月底,全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2户,规上企业总数达到301户,新增数量和总量均位居全省前列。
去年,“雅路人”与甘肃省妇联对接,将麻编技艺推广到兰州、定西、平凉等地,累计带动全省3000余名农村妇女就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今年我们已支付手工费300多万元,希望通过搭建就业服务平台,带动更多人增收致富。”郭娟说。
11月7日,甘肃省沿黄四市(州)人大常委会协同立法推进会议召开。甘肃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李高协出席会议,兰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陶正茂主持会议。   会议研究了黄河文化保护协同立法相关事宜,白银、甘南、临夏3个市(州)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就黄河文化保护协同立法项目前期准备情况和初步建议作交流发言,并对《兰州市黄河文化保护条例(草案)》提出意见建议;李高协作指导讲话。   李高协指出,甘肃省 ...
11月7日,记者从榆中县获悉,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第642号公告正式发布,榆中县21家企业成功获批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资格,成为县域内首批获此殊荣的经营主体。   此次获批的21家企业,全面覆盖榆中大白菜、榆中莲花菜、榆中菜花三大地理标志产品的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条。   专用标志的正式授予,标志着这些企业的产品在品质管控、产地溯源、工艺标准等方面得到国家权威认可,将为企业拓展高端市场、提升 ...
其间,甘肃举行了重点产业招商推介会暨进口贸易签约仪式,王兵出席并致辞。现场新签约上海乔悦新材料生活用品及包装配套产业园项目、再生能源回收零碳基地项目等招商引资项目35个,签约金额95.82亿元人民币;达成食品及农产品、机械设备等进口贸易合同32个、合同金额32.7亿美元。(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王占东) ...
甘肃省深入开展污染治理,工业减排方面,完成酒钢、榆钢、兰鑫钢铁3家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项目54个,完成祁连山水泥、海螺水泥等水泥企业超低排放改造项目108个,排查整治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突出问题1220个。燃煤治理方面,积极争取兰州、金昌、武威、临夏4市州纳入国家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完成农村地区散煤治理35万余户;推动燃煤锅炉综合整治,完成207台65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淘汰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