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7月,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为期3年的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的斗争,这场斗争被人称之为“八三严打”。 一、 为什么要发动“严打”?这是因为在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上接连发生了一系列恶性案件,包括1979年上海的“控江路 ...
这是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来第一次较大规模的全面整党。 【时间】1983年—1987年 【任务】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 【做法】从中央到基层组织,自上而下,分期分批地整顿。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分清是非 ...
1、一九八三年第一号(总号:396) 2、一九八三年第二号(总号:397) 3、一九八三年第三号(总号:398) 4、一九八三年第四号(总号:399) 5、一九八三年第五号(总号:400) 6、一九八三年第六号(总号:401) 7、一九八三年第七号(总号:402) 8、一九八三 ...
1978年夏秋之际,安徽省遭遇严重旱灾,秋种遇到困难。省委决定把部分土地借给农民种粮种菜,所产粮菜不征购,不计口粮。这一措施很快调动起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当年全省超额完成秋种计划。从“借地”中得到启发,安徽一些地方的基层干部和农民冲破旧 ...
提到1983年全国严打事件,年轻人可能不太清楚,但对于亲历者来说,那可是一段独特的记忆。 ,这个词汇的最早提出者是邓小平。 1983年之前的中国,犯罪分子活动十分猖獗,滋生了一大批流氓团伙,对我国的治安造成了严重破坏,更危及到了人民的生命财产 ...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华网推出【百个瞬间说百年】系列党史微课堂,用珍贵的资料和历史照片带您重温百年大党走过的光辉历程。今天推出第六十三期。 1978年夏秋之际,安徽省遭遇严重旱灾,秋种遇到困难。省委决定把部分土地借给农民种粮 ...
严打,即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自1983年开始,一直持续到1987年1月进入尾声,共分三大战役分步实施:第一阶段1983年8月至1984年7月,第二阶段1984年8月至1985年12月,第三阶段从1986年4月上旬到国庆节,加上收尾工作,历时3年零5个月。 在此期间,共查获 ...
改革开放之初,中共中央围绕作风建设,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其一是重新设立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1979年1月4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中央纪委第一书记陈云在开幕会上讲话,强调党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基本任务,就是要维护 ...
1月2日,中共中央印发题为《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的文件(简称1983年中央一号文件,1982年12月31日经政治局讨论通过),作为草案给各地试行。文件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普遍实行了多种 ...
今天再来回顾二十几年前的“利改税”,那似乎已经是一件很遥远的事了,不过,如果要探讨改革开放,特别是探讨这期间中国税制的改革,却始终回避不了这几个字。“利改税”是中国税收走向市场化的起点,甚至可以说,是改变改革开放整个进程的关键一步。
1月2日中共中央印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简称1983年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普遍实行了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而联产承包制又越来越成为主要形式。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