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curve团队规模不到10人,却能驱动一个超过万名工程师的社区。这种强烈不对称的组织结构,是它与传统外包型数据公司的最大差异:后者依赖线性扩张的人力体系,而Datacurve用的是互联网平台逻辑。
商业新知 on MSN
解读华为“十大发明”之Scale-Up超节点:破解AI算力瓶颈
11月11日,在北京召开的第六届创新和知识产权论坛上,华为正式公布“十大发明”评选结果。值得关注的是,华为“Scale-Up超大规模超节点算力平台”(以下简称“Scale-Up超节点”)凭借其颠覆性的架构设计与广泛的产业影响,成功入选,备受关注。
咱们先聊个大新闻:2025 年上半年,硅谷人形机器人圈炸了 —— 曾被业内看好的 K-Scale Labs 扛不住了,成了赛道里第一家公开倒闭的公司。 更让人揪心的是,这不是孤例!就在最近两个月,硅谷又有 2 ...
在YouTube上,博尔特讲述了公司倒闭的始末。与K-Scale创立之初相比,机器人领域的生态系统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当时最便宜的机器人售价高达9万美元,但如今中国的机器人已经把价格打下来了,行业竞争越发激烈。
国际电子商情14日讯 近日,硅谷明星机器人初创公司K-Scale Labs宣布停止运营并解散团队。该公司成立于2024年,致力于开发低成本、开源的双足人形机器人,曾在今年2月以5000万美元估值完成约4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并于7月发布售价约1.5万美元的K-Bot机器人,获得超200台预订。然而,由于未能获得新一轮资金支持,公司最终无法维持运营,创始人本杰明·博尔特(Benjamin Bolte ...
最终,公司因融资断裂、团队流散而停下。 但它的倒下远不止是一个普通创业公司的失败,更像是一个行业信号:在硅谷,人形机器人的叙事正在从“梦想阶段”进入“算账阶段”。 再回看年初朱啸虎的判断——许多人形机器人公司 CEO ...
既要与人类黄金标准交付成果进行比对,也要根据项目简报中的要求核查缺陷,最终判定该AI成果在真实自由职业场景中,是否会被采纳为合格工作产物。
15 天on MSN
17万岗位震荡背后:AI取代人类工作?Scale AI研究称自动化率仅3%
在定量评估中,全球六大顶尖AI模型的表现令人意外。即便是表现最佳的Manus模型,自动化率也仅为2.5%。研究人员通过配对比较法计算的Elo评分显示,新一代模型虽相对旧模型有所提升,但绝对性能仍远低于人类水平。定性分析则进一步指出,AI交付成果被拒的主要原因包括技术缺陷、内容不完整、质量不达标以及跨文件不一致等问题。
硅谷人形机器人创业公司倒闭意味啥 行业进入“算账阶段”!硅谷的人形机器人创业公司 K-Scale Labs 倒闭了。这家公司虽然没有 Figure 或特斯拉 Optimus 那样的高调发布和曝光,但在硅谷内部,K-Scale ...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融中财经(ID:thecapital),作者:吕敬之,编辑:吾人,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人形机器人被视作“下一个万亿终端”,但2025年的赛道先传来倒闭声:硅谷明星K-Scale ...
工业场景面临严重的ROI困境,以3C工厂为例,一台人形机器人替代两名工人,年节省人力成本14万元,但设备折旧+维护费高达18万元/年,投资回收期超过5年,远高于工业机械臂的1.5年。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