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甘肃网11月5日讯 据武威日报报道(通讯员仲春燕)饱满的葵花归仓,圆滚滚的马铃薯装车,沉甸甸的玉米满囤……10月下旬,民勤县秋粮喜获丰收。这不仅是大地对农民辛勤耕耘的馈赠,更是民勤县以“良种、良法、良机”为笔,在乡村振兴画卷上绘就的生动注脚。
11月4日上午,2025年全省消防宣传月启动仪式在兰州中心举行。甘肃省及兰州市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负责同志,省消防救援总队、森林消防总队、兰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战员,消防志愿者、新闻媒体记者及社会单位代表等上千人齐聚主会场,共同参与此次活动。各市州安 ...
每日甘肃网11月5日讯 据武威日报报道(记者张婷)近日,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示了《第二批甘肃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我市甘肃普安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武威杰达科技有限公司2家企业榜上有名。 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是长期专注于制造业某些特定细分产品市场、生产技术或工艺国际领先、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的企业,是我国工业企业的最高荣誉。近年来,市工信局始终将中小企业培育作为振兴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 ...
11月2日,武山县洛门镇大南河流域的万亩设施蔬菜基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连片蒜苗青翠欲滴、茎叶挺拔,长势喜人。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忙碌的菜农,他们动作娴熟地采收、捆扎、装车,欢声笑语中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据了解,武山县蒜苗种植面积达2万亩,预计产量约9万吨,总产值超过3亿元。 天水融媒通讯员康正东 赵超 王正平 摄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 ...
每日甘肃网11月5日讯 据天水日报报道【天水融媒记者裴婷婷 张雷】今年以来,天水市社保中心不断强化工作举措,狠抓工作落实,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保生活、防失业、促就业”的兜底保障与护航作用,积极实施稳岗返还政策,全力助推企业纾困发展。截至10月底,全市已为1863户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983.03万元,惠及职工5.7万余人,实实在在减轻了企业负担、稳定了就业岗位。 政策宣传实现“精准触达”。构建“线 ...
每日甘肃网11月5日讯 据武威日报报道(记者徐天军 通讯员平楠)天祝县松山镇紧扣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将中(藏)药材产业作为特色富民主导产业精心培育,以黄芪、独活为核心种植品种,推动产业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2023年全镇种植面积仅0.42万亩,2025年已拓展至2.2万亩,增长率达128.87%,成功打造6个千亩以上标准化种植基地,其中德吉新村基地规模达1580亩。
在渭源县,中医药全产业链正在加速形成。“我们构建的全产业链体系涵盖1.1万亩GAP基地,实现‘种植—加工—销售’无缝衔接。”甘肃药业集团陇神中药材公司副总经理陈杰介绍。近三年,渭源县成功引进包括总投资超18亿元的天成药业在内的21家大型制药企业,推动全产业链产值突破56亿元。
金秋时节,漳县山野田垄间药香弥漫、硕果满枝,丰收热潮扑面而来。中药材田里,机械轰鸣穿梭,人工同步分拣,党参、当归、黄芪等药材铺满地头,乡村振兴的丰收画卷正徐徐展开。 走进漳县金钟镇看治坡村的中药材种植地,农机驶过田垄,翻起带着泥土的当归,个头饱满、纹路清晰,淡淡的药香顺着风飘满田间。村民张爱霞和家人围在农机旁,有的快速捡拾归拢药材,有的忙着去掉根部泥土,分工像钟表齿轮般默契。不用弯腰刨挖,机械作业 ...
近年来,康县充分发挥山地资源优势,重点在豆坝、碾坝、两河等十个适宜乡镇,规模化推广“板栗+林下经济”复合种植模式。借鉴板栗园下套种药材、培育食用菌等成功经验,实现了“树上板栗结果、林下作物增收”的立体效益,板栗亩产从原先的60公斤提升至100公斤以上,目前已建成示范管理种植基地1万亩,野生板栗示范管理覆盖率超30%。
每日甘肃网11月5日讯 据平凉日报泾川报道(记者杨树 何小宁)寒冬将至,民生为要。为全面保障困难群众温暖过冬,切实守牢民生底线,提升困难群众幸福成色,泾川县民政局提前谋划、精心组织,通过物资发放、资金救助等多项举措,全力为困难群众筑牢“温暖防线”,目前相关保障工作已有序落地。
每日甘肃网11月5日讯 据平凉日报崇信报道(记者王海燕)深秋时节,天气逐渐寒冷。为进一步提高集中特困供养老人的生活质量,确保老人温暖过冬,切实保障老人们的晚年生活。10月27日,崇信县福利中心举行换季服装发放仪式,为老人们送去冬日里的关怀与温暖。
每日甘肃网11月5日讯 据陇南日报报道(记者马鹏洲)近日,成县兴丰农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牵头选育的核桃新品种“陇核3号”,在第三十二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上获“后稷奖”。去年,该公司选育的核桃新品种“陇核5号”获此殊荣,今年再次获奖,是对成县核桃新品种选育技术的高度认可。 近年来,成县科技局通过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培育科技型企业、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等举措,持续激活县域农业科技创新活力。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