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拍摄的神木市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试点工程太子山作业区(无人机照片)。 李志东 摄 10月15日,当地群众在脑冒海则村流动沙地治理点开展秋季补植作业(无人机照片)。 李志东 摄 “十四五”以来,榆林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林长制为统领,聚焦“东西南北中”五大生态空间,坚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启动“防止二次沙化及国土绿化五 ...
从金水湾村的试点成功,到多个优良品种多点开花,绥德的品种改良布局已全面铺开。在田庄镇燕峪沟村,1250亩灰枣产业园今秋喜获丰收。“这灰枣个头虽小,但果核小、甜度高,口感清甜软糯,特别受消费者欢迎。”灰枣产业园负责人王保林说道。该县林业局投入90余万元 ...
11月7日,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跳水男子双人10米跳台决赛中,陕西队组合白钰鸣/杨昊以461.82分的成绩勇夺冠军,为陕西代表团摘得十五运会首枚跳水金牌。
“陕西传统苹果主产区集中于渭北一带。近年来,苹果种植带一路北扩抵达毛乌素,陕北山地已成为全省三大苹果产业带之一。”陕西省果业中心主任赵广柱说,全国每4个苹果就有1个来自陕西。
11月9日,记者从西安浐灞国际港获悉: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将于11月18日在西安举办。本次论坛核心议题聚焦深化中欧班列国际合作,将重点探讨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亚欧陆海联运通道优化等物流体系创新方向。论坛期间,将同步举办西安市与欧盟跨国公司合作交流会,围绕人工智能、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升级领域开展跨国对话。
实地探访科技感十足的军事场馆、观摩军校学员规范化内务和特色文化建设、聆听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专题授课……11月7日,陕西省第四届军营开放活动在空军工程大学航空工程学院拉开帷幕。来自全省的500余名党政军干部、在校学生和驻地群众走进军营,近距离接触现代化装备,实地感受国防科技发展与军队建设成果。
本集《陕北民歌·遇见故乡》是节目的第二集,核心围绕“遇见人、遇见地方、遇见故事、遇见故事里的歌”展开,旨在深挖陕北民歌的文化内核与情感厚度。通过以歌为引、以景为叙的叙事方式,特邀陕北民歌歌手贺国丰与西安民谣歌手崔一乔,在定边秋色中全新演绎经典民歌《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
靖边能种出好苹果,靠的是产业培育。近年来,该县投入资金3630万元,新建高标准果园3万亩、省级高质高效果园1050亩,建成40座苹果贮藏库、8处榆林山地苹果品牌形象店,配套6辆冷链物流车,打通“从园到桌”产业链;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模式,邀请省、市级专家培训技术人员与致富带头人,赴洛川、白水等地学习,开展现场培训覆盖5000人次,让果农掌握“科技种果”本领;建成150亩果树试验示范基地,集聚7类 ...
姬跃飞表示,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理念先进、经验丰富,希望各方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合作机制。他邀请企业家朋友到榆林走一走、看一看,亲身感受榆林深厚的历史文化、丰富的资源禀赋和蓬勃的发展活力。榆林也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服务保障,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深挖合作潜力,推动实现互利共赢。
11月5日,2025年第二期“陕西好人榜”发布仪式暨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延安市黄陵县举行。我市刘新国、思张平、郭军利、张振兵4人光荣上榜。
产业的壮大离不开政策的有力支撑。近年来,子洲县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配套措施,累计新栽山地苹果12万亩,改造低产果园4万亩,引进34个优良品种,还培育出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标准化示范园区。
晨雾还没散尽,纪板娃已经踩着露水迈上了镇北台的石阶。石缝里钻出的野苜蓿沾湿了他的裤脚,膝盖的旧伤在潮气里隐隐作痛——这是二十年巡查留下的印记,比城墙砖上的刻痕还要深。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