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早些时候,OpenAI推出了GPT-5,堪称迄今为止最受期待、最受追捧的AI模型。这归功于业界关键人物的言论,例如CEO Sam Altman曾以“高度的科学确定性”承诺GPT-5将比GPT-4更智能(他还承认GPT-4“有点烂”)。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卫诗婕 商业漫谈,作者:卫诗婕,对话嘉宾:嘉宾:Kenneth Stanley 、 Joel Lehman (前 OpenAI 、现 Lila 科学家,《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作者),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在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和难产后 ...
刚刚,OpenAI 宣布完成公司结构重组,估值锁定 5000 亿美元。这不仅意味着其多年的「营利」与「非营利」矛盾得以破解,更为公司的未来铺就了一条清晰而稳固的跑道。这场重组大戏,终于锤音落定。
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OpenAI 的首席财务官萨拉・弗莱尔(Sara Flore)明确表示,该公司目前并不打算进行首次公开募股 (IPO)。她指出,尽管 OpenAI 正在进行一些结构性的转型,但这并不意味着公司即将上市。相反,目前的首要任务是推动公司的增长与研发,远非追求盈利。
观点网讯:10月31日,美国人工智能公司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在社交媒体X平台宣布,GPT-6将更名为GPT-6-7。 奥特曼没有给出更名的原因,而在近日在一场90分钟的直播里,奥特曼分享了GPT-6的新进展。
“我们相信,AI 距离在多个关键轴上超越人类智能,可能不到十年。” Yakob(OpenAI 首席科学家)大家好,如果你还在想着怎么用AI发朋友圈,那我很抱歉了... 因为 OpenAI 准备让 GPT 进厂实习了,而且目标时间写得清清楚楚:2026 ...
微软在 10 月 16 号发布了 Vuln.AI ,正式宣告使用 AI 进行漏洞管理,而在 10 月的最后一天,OpenAI 也是姗姗来迟,跟上了这次更新的节奏。(注:各家在发布前均进行了数月的测试和验证) ...
OpenAI重组后,将不再是单纯的非营利组织,而是通过双层架构平衡商业与公益目标。它将继续由非营利组织控制。而现有的营利性业务将转变为一家公共利益公司,非营利组织将控制该公共利益公司。
提交commit扫描:比对提交的代码变更与完整代码库及威胁模型,实时检测新增漏洞。在首次接入仓库时,Aardvark会扫描历史记录以识别现存问题,并以逐步解析方式说明发现的漏洞,为人工审核提供带标注的代码。
在基础设施方面,OpenAI首次公开了他们的投资规模:目前已承诺的基础设施建设总计超过30GW(吉瓦),总财务义务约1.4万亿美元。 奥特曼还透露了一个长期目标:建立一个基础设施工厂,每周能够创造1GW的算力,并希望将每吉瓦的成本在五年生命周期内降至200亿美元左右。
OpenAI 近日发布了其最新模型 "gpt-5-oct-3",本次升级的核心在于对心理健康话题回应进行了突破性的改进。OpenAI 披露的数据显示,用户对心理健康的求助需求巨大且严峻:每周约有0.15% 的活跃用户对话中出现明确的潜在自杀计划或意图迹象,这相当于每周约有 100万人正在与 ChatGPT 讨论自杀相关话题。
近日,有开发者发现,OpenAI官方在 “openai-agents-js” GitHub 仓库中被提及一个新模型:GPT-5.1 mini 。“显然 GPT-5.1 mini 是真实的……”以下是即将推出的 GPT 模型可能采用的命名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