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航线的开通,是中国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实践,为中欧贸易提供了高效、经济的运输选择,显著缩短了运输时间、降低了物流成本,并提升了中国在国际航运体系中的地位。笔者曾于2023年10月在本栏发表题为《“冰上丝绸之路”成就全球共赢》的文章,呼吁构建中国 ...
石油美元的黄昏,已从趋势预测转化为正在发生的现实。这一变革不仅源于产油国对美元单极主导风险的担忧,更得益于人民币在结算通道、资产循环和实体经济纽带上的系统性突破。这三大姿势,推动全球货币秩序向多极化格局深刻转型。
李在明表示,热烈欢迎习近平主席时隔11年再次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次访问对韩中关系意义重大。韩中建交以来,各领域互利合作不断深入,有力推动各自经济发展。韩中是邻居,更是密不可分的伙伴。韩方高度重视对华关系,愿同中方共同努力,推动双边友好合作关系得到更 ...
会议伊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王浦劬致开幕辞。他表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重要节点举办外交史研讨会,为学界提供了构建中国外交史研究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机遇。他强调,构建自主知识体系须 ...
2025年10月23日,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举办了第198期沙龙,恒隆集团名誉董事长陈启宗先生作了题为“世界新秩序——中国何去何从?”的演讲。他回顾了20世纪以来全球经济与政治的周期,指出当前世界正处于类似1930年代的动荡阶段。他分析了中美贸易与科技博弈,认为双方都受损,但中国更有韧性,未来将稳中取胜。他指出美国政治与社会结构难以支撑长期对抗,而中国在制造业与实体经济上具备优势。世界正走向碎片化与 ...
基地动态 蓝厅论坛 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论坛 中美高级别战略与政策系列对话 “中美+”三边对话 中韩学术政策研讨会 中美青年学者论坛 北京大学-乔治城大学学生对话 洞明书屋 专家 执行委员 特约专家 研究人员 高级访问研究员 观点 两会 2023全球数字经济论坛专题论坛 研究 议题研究 “十大 ...
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入选“中国智库综合评价2025年AMI智库”,... 9月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机构与智库评价研究室承办的第八届中国智库建设与评价高峰论坛在北京中国历史研究院举行。会上公布中国 ...
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数字经济智库执行院长、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特约专家黄日涵和华侨大学世界文明对话研究中心研究助理彭婷在《世界知识》撰文认为,自媒体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内容的创作者和传播者,发挥着推动跨文化交流的作用,逐渐成为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新型“润滑剂”。
10月30日,驻南苏丹使馆举办“中国共产党二十届四中全会重要成果与中南携手推进现代化”研讨会。驻南苏丹大使马强、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佟晓玲,南总统高级顾问曼扬,执政党苏人解高级成员以及20余名中南知名专家学者、资深媒体人线上线下出席。中南高级别官员、学者、专家及媒体人齐聚一堂,共话合作与发展。
卢可欣教授聚焦中国农业“规模化”与“走出去”两大关键发展趋势,展开主题报告。她首先提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驱动中国农业“规模化”与“国际化”发展的核心载体。21世纪以来,伴随农业现代化战略的持续推进,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其发展规模与影响力均在农业经济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习近平指出,面对风浪和挑战,两国元首作为掌舵人,应当把握好方向、驾驭住大局,让中美关系这艘大船平稳前行。习近平强调,对话比对抗好。当今世界还有很多难题,中国和美国可以共同展现大国担当,携手多办一些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实事、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