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航线的开通,是中国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实践,为中欧贸易提供了高效、经济的运输选择,显著缩短了运输时间、降低了物流成本,并提升了中国在国际航运体系中的地位。笔者曾于2023年10月在本栏发表题为《“冰上丝绸之路”成就全球共赢》的文章,呼吁构建中国 ...
李在明表示,热烈欢迎习近平主席时隔11年再次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次访问对韩中关系意义重大。韩中建交以来,各领域互利合作不断深入,有力推动各自经济发展。韩中是邻居,更是密不可分的伙伴。韩方高度重视对华关系,愿同中方共同努力,推动双边友好合作关系得到更 ...
会议伊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王浦劬致开幕辞。他表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重要节点举办外交史研讨会,为学界提供了构建中国外交史研究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机遇。他强调,构建自主知识体系须 ...
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入选“中国智库综合评价2025年AMI智库”,... 9月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机构与智库评价研究室承办的第八届中国智库建设与评价高峰论坛在北京中国历史研究院举行。会上公布中国 ...
2025年10月23日,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举办了第198期沙龙,恒隆集团名誉董事长陈启宗先生作了题为“世界新秩序——中国何去何从?”的演讲。他回顾了20世纪以来全球经济与政治的周期,指出当前世界正处于类似1930年代的动荡阶段。他分析了中美贸易与科技博弈,认为双方都受损,但中国更有韧性,未来将稳中取胜。他指出美国政治与社会结构难以支撑长期对抗,而中国在制造业与实体经济上具备优势。世界正走向碎片化与 ...
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数字经济智库执行院长、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特约专家黄日涵和华侨大学世界文明对话研究中心研究助理彭婷在《世界知识》撰文认为,自媒体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内容的创作者和传播者,发挥着推动跨文化交流的作用,逐渐成为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新型“润滑剂”。
10月30日,驻南苏丹使馆举办“中国共产党二十届四中全会重要成果与中南携手推进现代化”研讨会。驻南苏丹大使马强、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佟晓玲,南总统高级顾问曼扬,执政党苏人解高级成员以及20余名中南知名专家学者、资深媒体人线上线下出席。中南高级别官员、学者、专家及媒体人齐聚一堂,共话合作与发展。
浙江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城市国际化研究院院长陈溪,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长聘正教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王栋在《联合早报》撰文认为,美国在赞格祖尔走廊所实施的试验,是一套兼具系统性、低成本、高效率的行动模式,正在欧亚大陆构建 ...
2025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显示,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比重降至56.32%,而人民币在中东石油交易中的结算比例显著上升,预示着“石油美元”体系的变化。近日,北京大学汇丰智库中东研究所执行所长、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特约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