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經濟是國民經濟的立身之本、財富之源,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支柱。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強調“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凸顯了實體經濟在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在國際形勢復雜多變和國內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唯有立足實體經濟,才能構建起穩固、堅韌、富有活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2025年9月,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發布了《2025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對全球100多個經濟體的創新環境與績效進行綜合評價排名。中國較去年排名上升一位,超過德國,首次躋身全球前十,穩居36個中等偏上收入經濟體之首,且連續多年位居創新領先者行列。同時,中國還擁有24個全球百強創新集群,位居世界第一,其中深圳——香港——廣州集群排名首次躍居全球之首。該報告根據中國的創新指數,將中國歸入32個 ...
近日,“共筑思政大格局 貫通育人新路徑”——新時代思政課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在上海舉行。會議由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共同舉辦。 與會學者認為,新時代思政課建設要從微觀教學方法創新、宏觀體系架構完善和善用社會資源三方面共同發力,構建一個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育人大思政格局,讓思政理論更好落地教學實踐。
近日,第五届中国式现代化研究华政论坛暨“中国式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新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华东政法大学举行。 本次论坛由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华东政法大学联合主办,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
近日,第五屆中國式現代化研究華政論壇暨“中國式現代化與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新發展”學術研討會在華東政法大學舉行。 本次論壇由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華東政法大學聯合主辦,華東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院、華東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承辦。
近日,江苏省社科界第十九届学术大会教育学与社会学专场在江苏师范大学举行。会议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江苏师范大学承办。
西北大學校長孫慶偉介紹,西北大學長期聚焦中亞、南亞、西亞、北非研究領域,建設了特色鮮明的區域國別學學科高地。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區域國別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上海外國語大學原黨委書記姜鋒提出,區域國別學要立足中國實際,構建自主知識體系,推動學科從區域研究向全球治理拓展。
節目簡介: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以濃厚的理論氛圍、輿論氛圍、文化氛圍、社會氛圍迎接黨的十九大召開,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人民網、湖南教育電視台聯合制作推出了六期電視理論節目《社會主義“有點潮”》。[詳細] 微博互動 ...
摘要: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168人,候补中央委员147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会议。党的二十大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也列席了会议。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 ...
全會聽取和討論了習近平總書記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報告,充分肯定一年多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億萬人民勇毅前行、開拓創新取得的新成就。全會重點研究“十五五”規劃建議問題,旨在更好發揮國家發展規劃的戰略導向作用,推動事關中國式現代化全局的戰略任務取得重大突破。全會的一項重要成果,是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這是確保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取 ...
自公开问世以来,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也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有力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取得伟大成就。中国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
今年舉辦的第四屆大會,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引,圍繞“馬克思主義與人類文明”這一主題,聚焦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創性貢獻、歷史性貢獻和世界性貢獻,深化對馬克思主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全球性研討。圍繞上述主題,我們設立了11個分論壇和3個高端對話專場,既聚焦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構建、中華文明的現代化等根本性問題,也關注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數字時代挑戰、生態文明建設等重大前沿課題,為推動建設人類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