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华盛顿11月4日电(记者熊茂伶 杨伶)美国国会参议院4日再次未能通过联邦政府临时拨款法案。这意味着10月1日开始的本轮联邦政府“停摆”即将打破2018年底至2019年初“停摆”35天的纪录,成为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停摆”。
“我们的参展商,从最初拎着手提箱来推介样品,到如今通过集装箱进行出口,收获了实实在在的贸易增量。”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开幕之际,卢旺达驻华大使詹姆斯·基莫尼奥接受本报专访,分享了他对进博会的观察。
安德烈·托马斯豪森: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法领域的规则制定与解释,展现出通过团结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塑造公平、包容、可持续国际规则体系的努力。中国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主张新倡议与联合国倡导的多边主义等原则高度契合,“共商共建共享” ...
美国副总统万斯日前警告,如果“停摆”持续到感恩节假期,美国航空交通可能面临一场“灾难”。美国交通部长达菲说,航空交通系统内原本就短缺约2000至3000名空管员,而政府“停摆”使人手进一步紧张,多地机场航班延误情况加剧。
本报里约热内卢11月4日电 (记者陈一鸣)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对话3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来自全球近20座城市的代表围绕“汇聚南方智慧,共创绿色未来”这一主题展开交流、分享经验。本次对话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下创立,旨在搭建中国城市与其他国家城市交流对话的平台,共享全球经验,着眼全球未来,应对全球挑战。 联合国秘书长气候行动特别顾问塞尔温·哈特表示,近年来,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但仍存 ...
本报塔什干11月4日电 (记者李强)11月2日至3日,第二届中国—乌兹别克斯坦百校合作论坛在乌兹别克斯坦国立世界语言大学举行,中国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乌兹别克斯坦高等教育、科学与创新部部长孔格拉特拜·沙里波夫,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馆临时代办王继伟等出席活动并致辞。
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 11月4日,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海星在北京会见由泰国为泰党领导人、国会下议院第一副议长猜亚率领的跨党派议员代表团,就共同落实好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深化立法机构和党际交流合作、推动构建中泰命运共同体等深入交换意见。
本报内罗毕11月4日电 (记者黄炜鑫)由中国开山集团投资、建设、运营的年产48万吨绿色化肥及配套地热电站项目3日在肯尼亚纳库鲁郡举行开工仪式。该项目总投资约8亿美元,最终产品包含绿氨以及利用绿氨为原料生产的尿素和硝酸铵钙,是中企在肯尼亚首个绿色化肥生产项目。 《 人民日报 》( 2025年11月05日 02 版) ...
本报北京11月3日电 (记者褚君)外交部发言人3日宣布: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将于11月10日至13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报告显示,中国有效促进全球能源和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下降超60%和80%,创造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46%的工作岗位;2024年,中国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累计为其他国家减少碳排放超10亿吨;阿根廷胡胡伊省光伏电站项目、黑山莫祖拉风电 ...
张靖佳:当今,区域和世界涌现出许多新兴产业,全球价值链正在经历着深刻重组。中国始终坚持加强国际合作与构建开放型区域经济,通过自主对外开放为亚太区域乃至全球经济发展注入动力。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不仅是各国的战略需求,也是保障亚太经济活力的关键。中 ...
“开放与合作是亚太地区繁荣发展的根本动力。”秘鲁国立圣马科斯大学亚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卡洛斯·阿基诺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亚太经合组织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为地区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包容性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